生态旅游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友好方式所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飞流直下的瀑布、雄伟壮观的大坝、四季变换的灌区、风光旖旎的湿地,这些水利风景区以其独具特色的水利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渴望重返青山绿水、回归大自然的精神需求,给人以陶冶情操、美丽和谐的享受,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
一是保护修复了水生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水利风景区建设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源涵养、水源调度等工程措施,显著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始终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各水利风景区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和工程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地,统筹兼顾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稳步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从水利风景区的监督检查情况来看,景区内的水体水质、水生态、水环境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普遍提高一到两个类别,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发展,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增多,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山东省临沂市沂河风景区的打造,为城区增添了48.5平方公里水面,稀释降解环境污染负荷10%-15%,通过回灌作用提高地下水位1.59米,发挥气候调节作用降低城区温度1-2摄氏度,提高相对湿度10%-15%,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济南百里黄河水利风景区,沿黄7.7万亩的林木每天可以吸收5000多吨二氧化碳,释放3700多吨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周边地区几倍,同时,沿黄林带起到了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用,彻底改变了过去“三天两日沙尘暴,出门张口一嘴泥”的环境。
二是营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大江大河边繁衍生息,在三山五岳间纵横驰骋,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纵观国内历史名城,大多依山而建、傍泽而生,山水相携,使城市得以发展、文明得以传承。山与水,成为了城市诞生和成长的摇篮,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灵魂。近年来,以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为代表,如浙江绍兴、江苏南京、山东滨州、安徽六安、陕西凤县、吉林延边等,结合城乡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大力开展河湖疏浚、截污治污、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水景观建设,积极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构建山、水、林、城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格局,营造了山更青、水更秀、岸更绿、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水城新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已成为当地群众每日必去的好去处,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三是传承弘扬了文化。水利风景区不仅能够大力弘扬古代优秀水文化,而且可以积极创造现代先进水文化,进一步丰富水文化的内涵,提升水工程的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品位,塑造以水为题、以水为景、以水为用、以水为乐、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建立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文化,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增加美的感受,陶冶情怀,提升文明境界。郑国渠、灵渠和山东台儿庄古运河景区等以古代水利工程为依托建立的水利风景区,通过深入挖掘积淀丰厚的水文化遗产、历史印痕,有利于做好水文化传承,反映我国悠久治水历史、展现古代水利文明。湖南边城、江苏南京外秦淮河等景区,通过大力发掘、恢复、创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升华文化景观,体现地域特色,使水环境整治工程成为文化之作、经典之作。
四是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依托丰富山水风景资源的行业资源优势,建设发展水利风景区,既符合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又是壮大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水利风景区建设,市场化运作,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水管单位改革和当地社会人员提供了大量直接、间接的就业机会,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而且统筹兼顾了景区周边居民的利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共享了发展成果,提升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幸福指数,也为民生水利新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充分肯定了水利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旅游要和水利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目前,各级水利部门积极推动水利风景区与旅游、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交叉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水利生态旅游产品。